维金携手多家知名银行,为撮合型交易平台提供一站式交易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解决资金合规、商户信任、税务风险、支付等问题。
维金业财融合解决方案是以维金业财通产品为基础,以金融级别账户体系为根本,对内打通企业各业务、财务系统,对外接入银行、支付机构等通道,实现业财数据联动和交互,进行实时记账和数据分析,实时产生数据报表,同时实现对监管营收资金的按时、保量上缴,监控资金欠款、资金在途,确保营收资金的安全、准确。帮助企业不同业务或岗位的管理层有效洞察和理解运营数据,快速做出业务决策,真正实现企业业财一体化。
维金连锁零售解决方案是基于连锁零售场景,为品牌客户提供的一整套在线化、电子账户、易对账、灵活分账、资金合规的解决方案,用于连锁加盟分账、采购支付、供应链上下游支付、资金划拨的场景,可实现品牌企业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和账务全面掌控,高效对接和使用,降低非必要支出,助力品牌降本增效,满足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
新能源行业解决方案借助了银行的合规方案来处理资金,所以不存在“二清”问题,也解决了客户资金流转中不必要的税费问题。
维金针对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创新的“1+1+N”模式综合服务—— 1,是站在顶层设计角度,提供完整的产业金融战略咨询; 1,是站在底层建设角度,提供坚实可靠的产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N,是站在联合运营角度,提供基于场景(N个)的金融业务赋能。
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2009-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生态圈企业力争实现的目标。
从行路难,到如今交通的四通八达,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见证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交通出行的方式也发生很多改变。
B2B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主要B2B平台覆盖范围在全国快速拓展,对城市的覆盖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
×
日期:2018-10-27
来源:中国支付网
央行去年的217号文被视作“二清”的最后绝杀令,在各地人行的强势执法下,无证经营的支付行为基本都被断掉了银行和支付机构的通道。
按照217号文附件里的认定标准,很多电商平台的“大商户”模式是这次监管的精准打击对象。
“大商户”模式是什么?简言之,就是银行或支付机构把收到的货款结算给了电商平台,电商平台再结算给入驻的商户。电商平台的形式除了直营之外,更多的是加盟入驻的方式。这就在结算过程中形成了事实上的“二清”。
“分账系统”来的真是时候
“二清”的危害在支付行业是有共识的。本应由商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收到的货款,由于电商平台的关系,资金结算多出了一道流程,而这道流程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电商经营不善或者挪用资金,将导致商户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由此,央行三令五申打击“二清”行为。这一次的217号文前所未有的严厉,银行、支付机构、银联、农信银、城商行清算中心、小额代收代付机构等都在严查之列。
中国支付网近段时间调查发现,中信银行、银联商务、联动优势、通联支付、融宝等机构均已推出自己的“分账系统”产品,并积极争抢这些“大商户”模式的电商平台。
从他们“分账系统”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基于虚拟账户和订单支付体系的开放平台,为商户的各类业务场景提供虚拟账户、支付产品和资金管理服务。
其中一家机构的负责人魏明对中国支付网表示,这种“分享系统”独立于电商平台系统,隐藏在平台后端,为平台传递资金流,有效的保证了平台的资金安全。入金之后出金之前的所有交易,完全基于买方卖方及平台的虚拟账户,可以安全、稳定、灵活地支撑商户业务。
合规背后是在给支付牌照降温
用了这种“分账系统”是否就解决了“大商户”模式的不合规问题?央行对此是如何定性的?另外一家机构的负责人王小川在接受中国支付网采访时透露,“已经在当地人行进行了报备之后才开始推向市场的”。
王小川说,“人行主要看两点,首先交易上送,其次资金流向。只要这两点搞定,不碰变造交易、资金池,轻易不会认定为是二清。”
魏明也对中国支付网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王小川进一步表示,“人行要求是中间账户必须是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资金不能过平台商,过了就算二清。”
只要有商户入驻加盟的非自营电商平台都存在这个合规性问题,例如之前曾被央行约谈过的美团、有赞等,也包括收购了网银在线的京东商城、收购了一九付的滴滴。
这些电商为了业务上的合规,纷纷斥巨资收购支付牌照,见诸媒体的最低价格也要3亿元。
但银行和支付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分账系统”来解决“大商户模式”的“二清”问题的话,对于中小电商平台确实是一大利好,这些电商无需再纠结“要么关门”“要么收购支付牌照”了。
这同时也给一路上扬的支付牌照价格降了降温。
魏明透露,在照明行业比较知名的“欧普”电商平台已经采用了这种“分账系统”,这个电商平台大多是各城市的加盟商在上面开店卖货。
来自: 中国支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