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金携手多家知名银行,为撮合型交易平台提供一站式交易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解决资金合规、商户信任、税务风险、支付等问题。
维金业财融合解决方案是以维金业财通产品为基础,以金融级别账户体系为根本,对内打通企业各业务、财务系统,对外接入银行、支付机构等通道,实现业财数据联动和交互,进行实时记账和数据分析,实时产生数据报表,同时实现对监管营收资金的按时、保量上缴,监控资金欠款、资金在途,确保营收资金的安全、准确。帮助企业不同业务或岗位的管理层有效洞察和理解运营数据,快速做出业务决策,真正实现企业业财一体化。
维金连锁零售解决方案是基于连锁零售场景,为品牌客户提供的一整套在线化、电子账户、易对账、灵活分账、资金合规的解决方案,用于连锁加盟分账、采购支付、供应链上下游支付、资金划拨的场景,可实现品牌企业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和账务全面掌控,高效对接和使用,降低非必要支出,助力品牌降本增效,满足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
新能源行业解决方案借助了银行的合规方案来处理资金,所以不存在“二清”问题,也解决了客户资金流转中不必要的税费问题。
维金针对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创新的“1+1+N”模式综合服务—— 1,是站在顶层设计角度,提供完整的产业金融战略咨询; 1,是站在底层建设角度,提供坚实可靠的产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N,是站在联合运营角度,提供基于场景(N个)的金融业务赋能。
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2009-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生态圈企业力争实现的目标。
从行路难,到如今交通的四通八达,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见证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交通出行的方式也发生很多改变。
B2B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主要B2B平台覆盖范围在全国快速拓展,对城市的覆盖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
×
日期:2019-12-10
来源:金融界
12月5日,第四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19金融界“领航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盛大召开,逾千位精英学者、数百家金融机构共同聚首,探讨中国和世界的“大变局、大视野、大未来”。
科技部中国风投委常务副会长、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唐劲草在基金专场致辞是表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国金融竞争和金融资源布局的新兴领域。
图:科技部中国风投委常务副会长、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唐劲草
唐劲草表示,展望未来,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1、5G将为金融科技产业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
2、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焦点将在金融科技;
3、组织架构调整成为新趋势,金融科技子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高校将加速金融科技学科建设和课程重构,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5、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企业技术赋能属性增强;
6、金融安全逐步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焦点,“监管沙盒”将加速落地实施。
以下是唐劲草先生致辞全文: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金融科技强调的是金融和科技的结合,落脚点在科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和安全技术等底层关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金融科技产业链图,完整描绘了整个金融科技生态,从科技支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主体,最后到场景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科技支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互联技术和大数据;成果转化主要包括孵化器、加速器,研究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行业主体包括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新技术企业、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场景应用主要涵盖金融服务、安全监管、生活服务、城市治理等。底层是基础设施,包括监管科技、大数据征信、支付清算、IT系统升级和交易市场。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方面,而是开启了“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
2017-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融资持续升温,金融科技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统金融中心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政策,拥抱金融科技的发展,挖掘前沿技术中蕴藏的经济增长红利。从国际上来看,金融科技行业呈现北美洲和亚洲引领的态势,其中美国和中国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者。
从国内金融科技发展情况来看,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总投资额约473.6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已成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重地,具有较好的金融科技发展前景与潜质,并相继出台金融科技支持政策与措施,支持金融科技发展。2019年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提出研究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具有现实性与必要性;2018年10月,北京发布《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提出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中心;2017年,深圳福田区发布《关于促进福田区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金融科技方面推出若干创新举措,推动深圳福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除此之外,上海、杭州等地都在金融科技领域出台具体政策,明确了发展愿景。2019年6月,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指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整体实力明显上升,“北上深杭”成为百强企业集中所在地;成立5-10年的企业最多,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普遍度最高,金融科技回归技术本源成趋势。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金融科技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更多新手段。在整体发展趋势上,金融科技行业进入结构优化期,数字经济引擎功能将持续显现。2013年到2017年的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实现了正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6%,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1.97万亿元。在这一阶段,过剩的产能会不断出清,发展质量持续上升,整个金融科技行业进入结构优化期。未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时代特征不断显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经济引擎功能将持续显现。
1)在商业模式方面,金融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未来主流商业模式。随着人口红利不断丧失、产品需求不断升级和竞争逐渐白热化,C端获客成本攀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拓展空间不断下降,而以B端为目标客户的企业因为客源稳定等原因逐渐脱颖而出,金融科技赋能B端带来的收益和未来成长性高于C端。金融科技企业赋能B端将成为未来主流商业模式。
2)在监管方面,金融科技“强监管”迈入常态化,监管科技等新型监管模式将成主流。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金融机构面临的七大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会以更具隐蔽性、波动性和挑战性的形式展现。
3)在技术方面,核心技术“ABCD”(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将进一步引领金融科技纵深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赋能属性将进一步增强。根据Gartner全球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ABCD”将进一步引领金融科技纵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产生“ABCD+”技术生态圈,整个格局更加清晰。
4)在行业发展方面,转型开放银行将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经阶段。过去几年,银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公司一直在合作推出新的应用和服务。大型银行也在内部创建API,并与小型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合作,整合创新技术。未来,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会使传统垂直整合的银行价值链不断碎片化,金融脱媒趋势越来越明显,转型开放银行将成为银行业应对金融科技冲击的重要策略。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国金融竞争和金融资源布局的新兴领域。展望未来,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1、5G将为金融科技产业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
2、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焦点将在金融科技;
3、组织架构调整成为新趋势,金融科技子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高校将加速金融科技学科建设和课程重构,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5、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企业技术赋能属性增强;
6、金融安全逐步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焦点,“监管沙盒”将加速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