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金携手多家知名银行,为撮合型交易平台提供一站式交易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解决资金合规、商户信任、税务风险、支付等问题。
维金业财融合解决方案是以维金业财通产品为基础,以金融级别账户体系为根本,对内打通企业各业务、财务系统,对外接入银行、支付机构等通道,实现业财数据联动和交互,进行实时记账和数据分析,实时产生数据报表,同时实现对监管营收资金的按时、保量上缴,监控资金欠款、资金在途,确保营收资金的安全、准确。帮助企业不同业务或岗位的管理层有效洞察和理解运营数据,快速做出业务决策,真正实现企业业财一体化。
维金连锁零售解决方案是基于连锁零售场景,为品牌客户提供的一整套在线化、电子账户、易对账、灵活分账、资金合规的解决方案,用于连锁加盟分账、采购支付、供应链上下游支付、资金划拨的场景,可实现品牌企业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和账务全面掌控,高效对接和使用,降低非必要支出,助力品牌降本增效,满足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
新能源行业解决方案借助了银行的合规方案来处理资金,所以不存在“二清”问题,也解决了客户资金流转中不必要的税费问题。
维金针对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创新的“1+1+N”模式综合服务—— 1,是站在顶层设计角度,提供完整的产业金融战略咨询; 1,是站在底层建设角度,提供坚实可靠的产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N,是站在联合运营角度,提供基于场景(N个)的金融业务赋能。
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2009-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生态圈企业力争实现的目标。
从行路难,到如今交通的四通八达,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见证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交通出行的方式也发生很多改变。
B2B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主要B2B平台覆盖范围在全国快速拓展,对城市的覆盖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
×
日期:2020-06-12
作者:孟永辉
来源:百家号
当人们告别互联网金融落幕时的恐慌,一场有关金融科技的重新审视开始出现。可以确定的是,金融科技并不会像互联网金融那样,人们都可以参与,颇强的金融属性注定了它有可能会面临与互联网金融同样的厄运。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其实是以传统头部的金融机构为主,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很少出现。
于是,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既然金融科技是互联网金融再进化的产物,那么,为什么它却变成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试水科技范畴的存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虽然金融科技的概念当中有“科技”的字眼,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依然是金融的一种,只不过是它有了更多的科技元素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金融科技最后的玩家还是金融机构为主的具体原因。
其实,所谓的金融科技是经过了互联网金融的洗礼之后,金融行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因为经过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洗礼之后,即使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很多的业务都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此刻,我们再去用传统金融的供应方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显然已经过时。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加深度、全面和多元的方式来满足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新需求。金融科技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化的必然产物
尽管互联网金融在改造金融行业的内在流程和环节上面鲜有建树,但是,它却完成了对用户消费行为和习惯的转变,并且催生了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在这背后,其实是用户需求潜移默化的变化。无论是从金融的获取方式上,还是从金融产品本身,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人们的需求都开始发生变化。金融行业必须要用新的方式和方法,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金融互联网化引发了需求的变化。早期,人们对于金融行业的需求仅仅只是体现在较为传统和原始的层面上,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金融服务,基本上都是如此。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人们已经从较为传统原始的用户,变成了相对较为理性的新用户。高收益、高回报已经不再是他们对金融的唯一考量,新的需求开始产生。
在金融行业的传统功能和属性上面,用户追求的是更加安全,更加长期的收益,而不再是一味地高收益和高回报。对于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的日渐理性,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除了对金融行业的传统功能和属性有了更加理性的追求之外,很多用户同样开始追求金融行业的新功能和属性。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金融生活化。所谓的金融生活化其实就是把金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金融并不仅仅只是投资和理财,而是切入到生活的一个突破口。通过金融的手段,用户希望可以获得金融之外的更多东西,比如社交,比如健康,等等。需求的不断变化,最终让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做出改变,即使是头部的金融机构亦不例外。
金融互联网化引发了供应端的觉醒。尽管互联网金融不断被质疑,但是,互联网的去中间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讲,他们同样通过金融互联网化尝到了甜头。通过将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不仅节省了用户成本,同样让传统意义上的业务得到了拓展。借助金融的手段,他们可以做很多现在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的事情,电商、社区、支付等诸多环节都开始在传统金融机构的移动端口出现。
这其实是一种觉醒。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发现,原来通过拥抱科技,可以解决金融行业的很多问题,而且还可以为金融拓展更多的功能和属性。于是,他们开始审视并寻找金融再进化的新方向。互联网带来的是金融上下游对接方式上的改变,新技术可能会引发金融行业更多新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它们试图通过对新技术的积极加持来寻找到新的发展可能性。我们现在看到的智能客服、大数据风控基本上都是金融机构开始用新技术来破解发展难题的直接体现。与金融互联网化的方式是由外而内的方式不同,金融科技是由内而外的方式衍生出来的。这种由内而外的发展方式带来的是金融行业供给侧的变化。在用户需求业已发生深刻改变的大背景下,金融行业的这种供给侧的改变可以为两者之间实现完美对接再度找到新新机会。
无论是金融互联网化引发的需求的变化,还是金融互联网化引发的供给的变化,从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金融再进化的新动向。同时,它同样昭示着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必然要拥抱这种变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新进化阶段获得新的发展。
虽然互联网金融平台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加有科技基因,但是,他们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遭遇到的质疑还有自身金融架构的缺失都让他们成为金融科技的主导者。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就是一个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要玩家的新战场。
金融科技,一场传统金融机构的逆袭
金融科技本身较为浓重的金融属性,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金融架构上的缺失,最终让它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独角戏”。经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平静,传统金融机构有望在金融科技时代实现一次完美逆袭。
传统金融机构有望对自身进行重塑和再造。互联网金融之所以火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备很多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具备的特性,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短板。这告诉我们,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对自身进行改造,才能满足用户的新需求。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借助新技术的手段,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对传统的流程和环节进行重新建构。同互联网金融脱离金融实际,一味地放大互联网技术和模式的作用不同,传统金融机构的重塑和再造是通过立足金融行业本身来实现的。在互联网金融已经人人喊打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带来的传统金融机构的新变化无疑实现一次完美逆袭。
所谓的重塑和再造其实就是用新技术的手段来改变传统金融的组成元素、运行方式,从而把自身的发展带入到一种更有效率的发展阶段。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讲,这种方式无疑是一种全新的逆袭,它可以改变互联网时代被逼退到墙角的现状,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
传统金融机构有望用金融打开一个缺口。其实,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会遭遇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仅仅只是把自身的“势力范围”局限在金融行业本身,并未真正涉足到其他的领域当中。在科技对人们生活影响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这种单纯地依赖金融的方式无疑将会把自身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
当金融科技时代来临,传统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自身在金融行业的深耕,用金融科技打开一个缺口,通过这个缺口,它们可以把自身的触角触达更多的领域当中。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一直都没有找到突破口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讲,当金融科技时代来临,他们完全可以借助此次机会实现互联网时代无法实现的夙愿。
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端开始出现电商、消费等诸多入口,其实就是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尝试介入到新领域的标志。当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告别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边界,开始涉足到越来越多的新领域,一场全新的逆袭同样将会开启。
当金融科技开始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开始投身其中。互联网金融正在遭遇到的寒冬期,还有它们自身金融基因的缺失,最终决定了金融科技并不能够成为他们新的发展方向。因此,金融科技很可能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独角戏”。
对于那些在互联网时代被逼退到墙角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讲,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不仅提供了一个修正自身的机会,而且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实现介入到新领域的夙愿。因此,金融科技,无疑是传统金融机构实现完美逆袭的新机会。当金融科技的大门缓缓开启,我们或许将会看到一个全新金融个体的出现。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