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热点

杨竑:夯实基础就是硬核 金融科技已成金融服务与发展的基础支撑

日期:2020-07-31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核心提示

杨竑认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战疫,表现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与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创新要素,夯实基础就是硬核。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承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通过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来自政府、学界的一线专家,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进企业代表汇聚云端,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本次分论坛聚焦“硬核抗疫,金融科技站上新风口”,由首席合作媒体新华财经进行全球直播。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央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认为疫情对于金融科技是一次重大考验。杨竑认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战疫,表现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与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创新要素,夯实基础就是硬核。

关于金融科技现状与发展,杨竑谈到了六个方面。

第一,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机构在《规划》指导下,加快在战略布局有效性、组织架构转型、金融科技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进程,取得有效进展。

第二,以创新为动力,搭建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杨竑指出,当前,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初具雏形,已经通过设计包容审慎,弹性试错容错机制,预留充足发展空间来打造新型金融科技创新工具,如应用监管沙盒推动创新工具试点。

第三,以新型技术为手段,推动金融科技产业业态不断完善。杨竑指出,已相继开展了技术攻关,出台标准规范,同时在政策上,地方政府也通过专项资金、减费降税等措施,做强金融科技生态圈产业链,做大金融科技生态圈。

第四,以金融科技助力疫情防护与复工复产,人民银行发挥金融科技引领者作用,积极推动政府间协同。联合各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手段,有序推进试点工作。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来提升服务水平,利用金融科技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的精准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疏解资金渠道,提升金融机构的场景挖掘能力。

第五,数字化的融资服务要运用数字化身份的识别手段。疫情期间,人民银行开放绿色通道,免费为跨境交易中的企业注册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发挥LEI在企业数字化身份的识别、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以及识别交易对手方的作用。

第六,关于无接触贷款,无接触贷款是金融服务的一种形态。但杨竑指出,应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着重关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渠道安全等问题。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疫情对于金融科技是一次重大考验,借此机会我也谈一下整个金融科技发展我的一点认识。

2020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一是我们都在经历这场抗疫,这场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整个世界的经济也遭受了重大的冲击。二是国际地缘政治进入一种新的形势,市场不稳定因素凸显。三是我国处在十三五末与十四五交替关键时期。四是新型技术快速发展下,整个金融行业正处在一个推动创新升级改造的阶段。同时,国家又相继推出新基建、六稳六保等政府工作目标。这些目标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要求,作为金融服务与发展重要支撑与创新工具的金融科技任重道远。

整个疫情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非接全线上金融服务”的要求,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随时可得,成为迫切的现实要求。快速、精准、有效地凸显了当前金融服务的特征,这些都加速了金融行业的转型和数字化的进程。

金融科技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应变,不断推进金融科技良性发展,创新性支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民生是金融科技的重大课题。

那么金融科技在哪里,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支撑?我认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战疫,表现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与发展的基础支撑,“创新要素、夯实基础”就是硬核,它来自于行业的长期积累,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指导,来自于市场各要素的协同。其能力表现在机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合理性,人才能力适配性、业务流程灵活性和风险防范有效性。因此,无论来自何方的需求与挑战把握机会,应对挑战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常态和动力。

人民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0)》,指导金融机构秉承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加强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的指导,在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储备、业务创新等方面前瞻布局、有序推进。可以说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金融机构在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积极发挥创新推动作用和坚守方面起到基础保障的作用。

关于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我主要谈六个方面。

第一,以《规划》为指导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战略布局有效性,金融科技落地方式是将科技元素注入金融业务全流程,并结合各自禀赋,制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如建设银行加速推进金融科技战略TOP+开启第二发展曲线。二是组织架构转型,通过设立子公司、混合所有制、股权期权等手段稳妥推进金融科技组织架构重塑,如工商银行构建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新格局,加快推动智慧银行战略转型。三是科技投入,依托专项资金激励计划等方式加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投入力度,这些方面在很多媒体上都有所报道。四是人才储备方面加强科技与金融人才交叉培养,在人才的选、育、引、流方面打出组合拳,金融科技人才数量占比显著提高,这里我们通过交行搞的三大工程,就是通过金融科技万人计划、Fintech管培生、存量人才赋能三大工程来构筑高质量金融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第二,以创新为动力,搭建金融科技监管框架。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初具雏形,通过设计包容审慎,弹性试错容错机制,预留充足发展空间来打造新型金融科技创新工具。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在北京、上海等七地开展沙盒测试工作,既支持持牌金融机构也支持科技公司申请,机构包括银行、保险、非银行支付机构和科技公司等等。涉及供应链金融、信贷融资、支付清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保险理赔等应用场景,聚焦运用新一代5G、大数据等新一代这样的技术。业界反映是非常积极的。这是构建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迈出的关键一步。入沙盒测试项目也体现了其创新的价值,比如农业银行V借贷产品,降低了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精准度,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截止到目前已经累计为5.28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85亿元。

第三,以新型技术为手段,推动金融科技产业业态不断完善。一是技术攻关,通过行业协会、孵化平台、专项合作等方式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更密切,成果转化更顺利,金融科技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二是标准规范,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开放API技术规范等等,与市场监督总局携手将金融科技产品纳入国家统一推选的认证体系,以标准实施为手段持续强化金融科技安全与质量的管理,切实防范因为技术产品质量缺陷引发的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三是政策地方政府结合当地资源、技术、人才、环境等优势通过专项资金、减费降税,做大金融科技生态圈。比如北京市出台金律十条对孵化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训、应用场景示范、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都加大了优惠政策。上海市发布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发挥金融机构集聚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多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四,以金融科技助力疫情防护,人民银行发挥金融科技引领者作用,积极推动政府间协同。

一是牵头与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健委在北京、上海十省市有序推进金融科技试点工作,突出试点地区金融服务和科技资源等差异化特色优势,围绕扎根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运用科技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来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联合发改委等145家单位共同启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引导金融机构高质量推进数字化的转型,紧密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等问题,从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完善金融产品供给、优化金融业务流程、提升金融风险能力等方面提出20余项支持举措,利用金融科技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的精准性。

三是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在推动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企业往往底子薄,资金链短,抗风险能力弱,平日受到融资难问题困扰,疫情更是集资金压力骤增,更是经营压力寒冬。但是小微企业具有极强生命力,复工复产以后会重新焕发生机。

一些国有银行和股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网银、App开放互联网渠道,结合内部数据以及工商、电力、信用等外部数据打造线上非接触式信贷服务体系,提升引起撮合的效率,扩大融资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信贷服务。部分互联网银行充分发挥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科技手段甄别企业经营状况,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也为小微企业输血供氧。建设银行推出“惠懂你”App,累计服务38万多客户,授信金额突破1900亿元,人民银行广东分行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建设中小微企业信息和融资平台,打造信贷产品超市,缩短银行贷款审批时间,提高银企撮合效率,助力20多万企业。

四是疏解资金渠道,疫情期间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基于网络渠道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部分商业银行深耕多年的线上金融服务优势显露无疑,工行、建行、民生充分发挥线上金融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授信审批、现金管理、跨境金融、投资理财等服务,有效满足了老百姓不出门不见面享受金融服务的迫切要求。广发银行推出语音银行,为180多项功能提供语音导航,实现银行动口不动手,既为普通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也提升了残障人士、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人群金融获得感。

五是场景挖掘能力,疫情之下线上问诊需求剧增,有的金融机构脱敏捕捉到这一点,利用银行、网上银行增加了客户黏性,扩大了客户群体,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比如平安银行发挥集团优势,联合平安好医生助力手机银行App,24小时免费在线问诊服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光大银行深化云缴费服务,将各地分散缴费业务集中接入平台,为用户提供20多类7900余项缴费服务,1月24号到3月底完成湖北省线上缴费230多万笔,服务用户超过124万户。

六是交付响应速度,疫情就是命令,面对新冠肺炎这样重大突发事件,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运用敏捷开发,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方法快速研发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最大化提高交付响应速度,比如支付宝、微信等机构敏捷研发健康码产品,用二维码作为数字化健康证明,实现对疫情智能监控,以精准服务。

第五,数字化的融资服务要运用数字化身份的识别手段。国际贸易跨境交易过程中人民银行在履行G20国际责任,建立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系统,这个系统是为参与国际交易的一个企业身份的编码,在这次为参与疫情防控的企业免费注册编码,发挥编码数字化身份的识别,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以及识别交易对手方作用,在这样一个平台下会继续加大这样的服务力度。

第六,关于无接触贷款的问题。非接触式服务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无接触贷款是市场的需要,但应该关注安全的问题。无接触贷款的重要基础是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与传统融资服务相比风险特征是不同的,需要切实做好安全的保障。

在数据安全方面无接触贷款服务通常以跨行业、跨领域为基础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显得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应该重视个人金融的信息保护,把数据安全作为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融资服务的底线,利用双向认证、散列加密、可信环境等提高数据安全水平,探索建立分级、分类、分域数据管理模式,结合外部评估和内部审计形成健全金融信息安全防护机制。

在算法安全方面无接触融资服务往往依赖于智能算法,这些智能算法输入输出间存在复杂、非线性变化和大量神经元连接,中间分析决策过程不可见,形成黑箱,导致算法安全难以保障,金融机构应该强化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规范运用,加强算法模型评价与管理,提升算法可解释性、可验证性,防范因模型缺陷、算法黑箱导致羊群效应。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助力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渠道安全上无接触融资服务大多基于App、API等线上渠道,网络钓鱼、中间人攻击、业务连续性等风险不容忽视,商业银行要认真贯彻App、API要求规范,加强渠道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提升App和API服务部署、接口设计、风险防控等环节管理水平,切实维护资金安全。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分享至

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维金在您身边

留言咨询

收到信息后,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免费咨询热线(工作日9:30-18:30)

400-101-9595

TOP